国际领先!青海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宽频谐振防治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4-12-25

  日前,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的项目《“双高”电力系统宽频时变谐振精准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通过青海省科技厅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青海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宽频谐振防治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

  青海是我国新能源大省。近年来,青海正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截至2024年11月,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首位,已建成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同时,青海电网已形成交直流混合型、多端枢纽电网。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直流输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电子装备的应用范围及占比逐年提高。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对项目研发的电能质量智能感知装置进行性能测试。何炳勋 摄

  青海电网是非常典型的“双高”电力系统。然而,新能源、直流输电等电力电子装备具有拓扑结构切换、占空比控制、多时间尺度耦合等强非线性特征,导致双高电力系统谐振的发生概率远高于传统电力系统。

  该项目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联合四川大学、辽宁荣信兴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历时10年协同攻关联合完成。项目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宽频谐振问题,依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三位一体”科研创新体系,从宽频时变谐振治理策略、核心技术、关键装置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了“双高”电力系统的宽频时变谐振防治技术瓶颈,提升了系统的宽频时变谐振风险抵御能力与防治水平,有力推动青海省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技术进步,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稳定与高质量供电提供了坚强支撑。

  国网青海电科院总工程师王生杰介绍,该项目研发的宽频时变谐振电能质量智能感知装置、云边端协同的广域感知与智能决策系统等多款装置及系统先后在青海、浙江等多地应用,保障了系统宽频谐振风险的分析效率与准确性,实现了新能源接入谐振风险分析与薄弱点辨识,提升了电网公司、用户企业谐波谐振管控能力和供用电质量水平,有效避免因谐振问题导致的机组脱网、设备损坏以及电网停运等事故发生,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高新科技网观点
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671129002 举报邮箱:34229983@qq.com
Copyright © 2023 gxkj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20220136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