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国家高新区应当把握科技前沿,以科技自立自强和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为目标,高起点谋划,着力布局科技含量高、关键技术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做未来产业发展的引路者和试验田。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我国培育产业新动能、构建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获得未来全球竞争先发优势的关键力量。从国家使命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了国家高新区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任务。从现实基础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的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开放高地,在未来产业培育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笔者建议,国家高新区要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以一个规划方案、一套政策体系、一个工作专班、一张技术路线图、一批创新人才、一批创新平台、一批先锋企业、一批应用场景、一只产业基金、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十个一”为有效抓手,积极前瞻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生命科技园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
一、强化未来产业顶层设计,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特征,从创新环境营造、核心技术突破、创新主体培育、产业要素支撑等方面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未来产业培育顶层设计。高新区管委会需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与资源配置作用,建立未来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由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高位统筹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由于未来产业存在技术的不确定性和产业化的长期性等特征,需要制定一套更加包容、更具韧性的支持政策,建立对未来产业长期、稳定的专门资金支持。
二、立足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立足园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形成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重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增加颠覆性技术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例如,深圳高新区“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在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八大未来产业重点突破,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创新主阵地作用,鼓励引导优势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和高校建设未来产业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和应用能力。
位于昆山高新区的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
图片来源:昆山高新区
三、搭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加快前沿技术产业化进程
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环节。例如,合肥高新区将量子技术应用为重点,开展多项量子相关的场景创新,积极探索未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从而促进了规模庞大的量子产业集群迅速崛起。高新区要以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为抓手,推动新技术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领域各环节的融合应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孵化、加速等平台,畅通未来技术产业化的“最初一公里”。同时,高新区应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以重点产业承载地为依托,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大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服务、资金等多链合一的产业生态。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未来产业主体集聚优势
高新区要建立优化试错容错的发展环境,支持勇于向未来产业领域探索的先锋企业(先锋企业是指在某一行业内首家或首批设立的创业企业,即该行业首个“吃螃蟹”的企业),完善先锋企业支持政策,在技术、场地、人才等方面支持先锋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筑基”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强基”工程,在未来产业领域培育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等特征的中小企业,为未来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五、加快高端人才引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充分发挥高新区智力密集优势,探索“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学校+大型科研院所”“学科设置+龙头企业”等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率先建设未来产业示范基地、未来产业技术学院,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训,形成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要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交流引进渠道,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例如东湖高新区推出了“光谷数字人才卡”,为高层次人才免费提供“医、财、住、行、商”等全方位服务。
位于广州高新区的广州国际生物岛 曾铠钢/摄
六、创新资本要素供给,完善产业支持资金服务体系
未来产业的创新与成果转化,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难度高、风险大,更需要耐心资本的参与,围绕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打造从天使、创投到并购持续助力的基金生态体系。高新区要强化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能力和产业治理能力,形成每一个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具有一只产业基金的资金支持格局,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引导基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投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
高新区应当把握科技前沿,以科技自立自强和占领未来竞争制高点为目标,高起点谋划,着力布局科技含量高、关键技术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做未来产业发展的引路者和试验田。
(作者单位:侯云仙,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王静姝,西安创新发展研究院)